年末综合征

Dec 25, 2020

从15年开始,一到年末,状态就很消沉。很sad的一天,又是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,可是又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去考?太想做的事情往往会事与愿违。

有些人以为自己擅长在年末总结得失,却难免关注于影响最大的几件事情,或者被近况所局限。

一年下来,虽然不能坚持每天完成日记,但也算记录了完整的心路历程。

今天是圣诞节,刚好回家一年了。没有完成任何社会化。据不完全统计,失眠的天数约为365天。

我学会了如何阅读(或者说,如何学习)。年初立下的二十本书的阅读计划,也因为最后七十天的备考,看教科书和辅导书实现了。如果不是疫情,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多看还是少看几本。从寒假开始,开始刻意关注自己的意志,寻找快乐和目标。借着居家的时期,完成了心理的修炼,以找到人格的能源,并在之后的经历中再三确认。

春暖花开的时候,出发开始探索自己的道路,渐渐被一些志同道合的“前辈”吸引。虽然他们偶尔分享的经验也像在夸夸其谈,是我也已经摸索出来的办法,但和组织有序的团队相比,确实感觉到自己资源的匮乏和能力的不足。我羡慕那些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,能成为这种人也依赖于过硬的实力。在做完第一个视频后,认识到自己还需要更多的沉淀。当然,也可能有对原创和首创的过于执着,才要求我做更多的训练。也许这是我对「去完成一个PhD」那么向往的原因吧。

我转而继续有意识地投入于学习中。如今想来,今年完成的第一件事是太正确的选择了。很庆幸把学会如何学习放在了第一位。曾经我也自认为是个自学小能手,但是很少理清和理出一套合适自己的方法论。这贯穿了我整年的学习经验。到年末我逐渐感受到,可能是因为涉猎广泛又浅尝辄止,导致思维太过跳跃而缺乏逻辑,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加强逻辑训练。

今年印象最深的也包括选秀节目吧。不只是娱乐节目的表面,也让我看到了各种类型的职业所面临的遭遇。人们不被理解才是常态,总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的辛酸,我们其实也很难共情别人的不幸。求学之路难走得多,因为它伴随着恶心的意识形态,需要我学会高举轻放。一年里,不知道是自己有意无意地多看了一眼高校的新闻,还是确实「世态炎凉」。层出不穷的热搜一直激化我内心的矛盾。早上看了基德对这些事件的评论,最大的感受就像我近日常在心里念叨的“道理都懂,却过不好这一生”。当一件痛苦的事情能够被共情,这种痛苦早已经比它本身深刻得多。

幸运和不幸作为一对反义词,从程度上讲,不幸却沉重许多。有时候,恰恰是我们的运气好坏造成了最大的不幸。

为了有更多时间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,我早已经关闭朋友圈一个季度了。更没有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大家的近况,聊天窗口经常是停在星期几,或几月几日(而不是确切的时间和几天前)。虽然一直有发些无关紧要的动态,但从来不关心回复,只是在给那些还记得我的友人们报平安。我读圣经,最重要的启示,发在了年中的朋友圈里,那也是我苟延残喘的救命之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