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学家的回忆录更有沧海一粟之觉悟

————读《平凡的我》

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

二〇一八年 一月八日

在书架发现了别人翻看后没有放回书堆里的《平凡的我》,被腰封“民国通俗讲史第一人”所吸引,花时间翻了序言、弁言,遂借书来读。所记前十几节均是童年的事,作者对往事细节居然记得如此清楚让我感到吃惊。当时我正刚开始喜欢上读自传和回忆录,后来才发觉正是这些“记忆”才塑造每个立体的人。

初读不算有趣,曾经也需要刻意去寻书中能引起我共鸣的片段才读得下去。

真正第一次触动我的是《扑通一声》,“父亲”戒了鸦片,并为了“我”发奋赚钱,他的勇气、毅力和慈爱让我深受感动。 他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家庭的命运,更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韧性。身边没有榜样一直是我个人的遗憾之一。

晚清与民国时代,人们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也无不在书中的细枝末节处体现。在《搬到旧城头巷去住》中,搬过来和“我”一起住的干姐姐及二表姐(丈夫汪声和)也或多或少地看出时代之不平凡。入党和孙中山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都难以忘记吧。《大师礼赞》写的则是清华国学四大导师( 梁启超、陈寅恪、王国维、赵元任)与“我”的渊源。

平凡如此的有《三角恋的旁观者》。这是件青涩的趣事:“他爱她,她爱他”,我想大多数人的一生中,应该都经历到过雷同的情节吧。在我看来,本篇似乎也是作者有意展示自己魅力所记吧。

最近连贯地读下来的是关于“我”留法的记录。留法的执念,作者认为是自己“最错的一次”决定。不顾家人反对,也花光了家人积蓄。求学心切,以致于蒙蔽了眼睛,没有体察家人的辛酸。不过能够全身心地学习,也是让我非常羡慕。有时候我确实是顾虑得太多,并不坏,但也确实让我做事情有所拘束。作者留法期间的一些经历感动了我,其治学境界,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最荣誉记名(泰音和古朗希之后)是当之无愧的鼓励。当时搜集材料之困难,作者尚能有如此优秀的学术成就,可惜如今那些占用着最便利的资源,却编材料凑数据,只顾享受着富裕和名誉,早已麻木,不再思考如何为人类所学所知做贡献。用朋友的话说,果真是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再善一次”。

二〇一八年 三月十二日

黎东方先生已无需多讲,书中别人对他的评价也引用不少,我只写“钦佩”二字。

第二集渐入佳境,前面几节是在上学期末考试后看的,还没有引人入胜,甚至让我加快了阅读速度。假期前容易有急着快点把书看完的感觉,读书不宜浮躁也是在寒假才深刻懂得的简单道理。在后面的篇幅中,能感觉到作者的文学造诣提高了不少(也可能是我阅读能力提高了不少)。章节之间也有更多历史知识的科普,故事也讲得“通俗而不俗气”。在第一集中没有被我认可的“民国通俗讲史第一人”在渐渐得到正名。

印象深刻的有作者在新疆放飞自我,策马奔腾。很有画面感的描写,这种不知是在人前还是人后,孤独前行的心情,似乎让我能够共情。

“我”总能在困窘之时靠史学演讲获得收入的时候,觉得轻易得过分。也许跟年代和社会有很大的关系,难以想象这种在剧院举行的收费演讲竟然会有那么多人买单。

在阅读第一集时对作者治学产生的钦佩之情有增无减。这一集更多是写学成归来以后,漂泊的教育和学术生涯。能深切地感受到他渴望用毕生所学报效祖国,为国家的文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伟大愿望。我想,读书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理想。学界的乌烟瘴气中,真正为学为国的人,且能够这么做的也只占少数吧。然而,如此渊博之人,在为人处世未免是有点太过“潇洒”。以愚人之见,从婚变和枚举不少的与友人的交谈中,作者的待人接物确实也才在慢慢进步。这样看来, 当年在外留学,对家里“不闻不问”(并没有察觉真相,坚持完成学业)到底也不算成熟的表现。最精彩的还是书翻到快完的时候,丹妮尔事件的有趣也有情有义。

史学家的回忆录更有沧海一粟之觉悟。在这段伴随着“我”一生的社会变迁史中,以亲历之平凡小事使读者觉察历史车轮中的时代之不平凡。那些与黎先生结交的人,虽然不是每一个的名讳都如雷贯耳,但也算在学界或政界小有名气,最熟悉莫过于陈立夫和林语堂。

每一段的开始,林先生都用闽南话说“我告诉你”。

让我疯狂脑补林语堂先生开口闭口的“wā gǎn lī gòn”。